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
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
2018年11月
編制說明
一、預案編制過程概述
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編制的前期首先編制了《突發環境事件風險評估報告》和《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通過對全廠風險源的評估,確定了公司屬于一般風險源。根據《環境風險評估報告》和《環境應急資源調查報告》編制了《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
二、預案中重點內容說明
本次編制預案的重點主要是對公司現有的應急機構進行了調整,確定了最大的危險事故——原料泄漏以及脫硫塔引發的火災事故,并根據事故類型提出了相應的應急措施和應急方案。
三、征求意見和采納情況說明
1、廠內征求意見
預案編制完成后對廠內的相關人員征求了意見,重點征求了涉及安全和生產人員的意見,對提出的意見進行了完善,從預案體系的結構和具體的操作進行了修改。
2、外部征求意見
預案編制完成后對外也廣泛征求了意見,征求范圍包括環境風險的專業人士、相關的職能部門等。具體意見如下:
公眾意見及采納情況說明一覽表
征求意見人員 | 公眾意見建議 | 采納情況說明 |
廠內 人員 | 規整相關應急設施,加強車間人員的應急培訓及演練。 | 采納,對廠區相關應急設施進行了統一整理和歸類,方便發生事故時使用,并對廠區相關人員進行了相關培訓,預案中細化了演練內容。 |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細化應急響應分級及應急響應情況。 | 采納,對公司所產生的突發環境事件進行分析,優化應急響應分級及應急響應情況。 | |
周圍群眾、專業人士及相關部門 |
明確公司環境事故類型及影響范圍。 | 采納,根據公司生產工藝及原輔材料存儲情況,對公司突發環境事件類型進行了詳細分析,并確定了相關影響范圍。 |
細化對受影響人員及群眾的通知方式,完善周圍群眾疏散方案。 | 采納,補充了周圍群眾及企業的通知方式,細化了相關疏散方案內容。 | |
加強與外界及地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銜接情況。 | 采納,在報告中對借助外部救援力量進行了分析,并增加了與地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銜接情況說明。 |
四、應急預案的推演
預案編制完成后應按照應急預案內容進行檢驗性的桌面推演,根據推演情況匯總暴露出的相關問題,并根據相關問題提出解決措施。
預案編制小組
2018-11
為落實《突發環境事件應急管理辦法》(環保部令2015第34號)等法規要求;減輕、減緩本企業突發環境事件后的影響程度;健全應急救援體系;提高預防、應急響應、處置能力;避免和減少環境污染事件發生;消除、降低污染危害影響;加強企業與政府銜接,特制定本預案。
1.2.1法律法規、規章、指導性文件
1.2.2標準、技術規范
1.3.1 區域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項目。突發環境事件四級以下級別的應急救援行動,也適用于四級及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的參與控制及處置活動,適用于本公司因突發環境事件引發的水污染、大氣污染事件專項處置,適用于本公司邊界外3公里范圍內環境敏感區域環境安全防控,本預案涉及公司各部門。
1.3.2 適用的突發環境事件類型和級別
1.3.2.1環境事件類型
①在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內人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固廢(包括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等環境污染破壞事件。
②化學品外泄造成爆炸而產生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
③企業生產過程中因生產裝置、污染防治設施、設備等因素發生意外事故造成的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
④因遭受自然災害而造成的可能危及人體健康的環境污染事件;
⑤其他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應急處理,不包括生物安全事故和輻射安全事故風險。
單位名稱:谷神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能源事業部
單位所在地: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北辰路路北,迎賓北大街東
廠址中心經、緯度:北緯N 37°21'34" 東經E 116°32'7"
企業規模:小型企業
廠區面積:45792m2
從業人數:100人
產品及規模:年供電11000萬kWh,年供蒸汽290000萬MJ。
公司主要產品、產能見下表:
表2.3-1 產品結構情況一覽表
序號 | 產品 | 單位 | 數量/年 |
1 | 蒸汽 | 萬GJ | 290000 |
2 | 電 | 萬kWh | 11000 |
1、生產工藝流程簡述如下
燃煤由汽車運至廠內儲煤場,再經輸煤系統、破碎系統送至鍋爐燃燒,化學能轉變成熱能;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汽送往汽輪機做功,熱能轉變成機械能;汽輪機帶動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經 35kV 輸電線路輸出;做完功的蒸汽進入熱力管網輸送給熱用戶。具體生產過程見下圖。
2、生產工藝流程圖如下
本項目生產工藝流程圖
3.1.1存儲和涉及的危險化學品
表3.1-1 企業涉及的化學品情況
危險化學品儲存情況 | ||||
類項 | 品名 | 最大貯存量 | 存放地點 | 備注 |
有機溶劑 | 柴油 | 8噸 | 儲罐 | 引燃 |
化學品 | 氨水 | 0.8噸 | 桶裝 | 還原劑 |
化學品 | NaOH | 20m3 | 儲罐 | 脫硫劑 |
化學品 | 鹽酸 | 20m3 | 儲罐 | 酸洗緩蝕劑 |
3.1.2 化學品與臨界量的比值
表3.1-2 原輔材料、產品最大儲存量及其臨界量
名稱 | 最大儲量q(噸) | 臨界量(噸)Q | q/Q |
柴油 | 8 | 2500 | 0.0032 |
氨水 | 0.8 | 10 | 0.08 |
NaOH | 20 | 7.5 | 2.67 |
鹽酸 | 20 | 7.5 | 2.67 |
3.1.3風險源事故危險性評估
根據物質的毒性和存儲情況確定各風險源的危險性情況見下表:
表3.1-3 各風險源危害性情況一覽表
序號 | 風險源 | 危險物質 | 主要風險方式 | 直接影響 | 次生影響 |
1 | 儲罐 | 柴油 | 火災、爆炸 | 大氣 | —— |
2 | 桶 | 氨水 | 泄露 | 大氣、水 | —— |
3 | 儲罐 | NaOH、尿素、鹽酸溶液 | 泄露 | 大氣、水 | —— |
根據以上分析,按照可能造成環境風險事故的大小排序,可認為1、柴油發生火災、爆炸事故;2、氨水、NaOH、鹽酸、尿素儲罐泄露事故;3、發生火災、爆炸后次生的廢液和消防水;4、脫硫塔發生火災事故。
3.2.1脫硫塔火災事故的應急措施
針對脫硫塔防腐過程環氧樹脂可能引起的火災或爆炸事故,提出以下措施:
(1)凡參加檢修的人員,必須認真學習并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發電廠和變電所電氣部分)和業主方有關管理制度、規定。在設備檢修期間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和工作許可制度。
(2)進入生產現場的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穿合適的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須扣好,禁止穿帶有鐵釘的鞋進入現場。
(3)使用可燃物品的人員,必須熟悉這些材料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規定,在檢修現場嚴禁使用汽油擦拭設備,嚴禁酒后作業。
(4)檢修現場使用的電氣接線盤要安裝漏電保護器,現場照明必須使用220V防爆燈。
(5)辦理相應的工作票,簽發許可后并檢查工作票所要求的安全措施與運行人員所做的系統隔絕是否符合要求。向全體參加作業人員交待工作內容的同時詳細講解安全措施和作業的注意事項;對參加作業的所有人員進行分工、并分述個人職責、對負責內容進行交底。監護人員不得兼任其他工作,確保安全施工。
(6)在吸收塔出口除霧器、煙道等的檢修工作中都不得進行焊接、動火工作,對必須動火才能檢修的工作,應提出申請,開具動火工作票,制定特殊安全措施,專報外二設備部審查批準后,方可施工。
(7)在涂有防腐材料的煙道外部也不得進行焊接、動火工作,對必須動火才能檢修的工作,應提出申請,開具動火工作票,制定特殊安全措施,專報外三設備部審查批準后,內部有專人監護,同時配備好消防器具,方可施工。
(8)涂環氧樹脂時,滴落的材料應及時清理,并用垃圾袋運至甲方。
(9)在脫硫塔內作業時要加照明設備施工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設施,照明燈具應采用低壓36伏防爆式燈具。
(10)事故發生后,事故發生單位應立即將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基本情祝報告項目部應急救援指揮部,按事故情祝拔打110、119、120及距離最近的供電部門等特服電話。同時迅速組織搶險救護工作,保護事發現場。
成立以總經理為核心的事故應急救援組織,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如下圖所示:
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組成如下
總指揮:趙國珠
現場總指揮:董效剛
成員:任義連、孫法春
指揮部人員分工:
總指揮:全面指揮事故現場的應急救援工作。
現場總指揮:協助總指揮負責具體的指揮工作,當總指揮不在現場時,現場總指揮行使總指揮職責。
通訊聯絡組:負責外線暢通,應急指揮部處理事故所用電話迅速、準備無誤,必要時代表指揮部對外發布有關信息。
搶險搶修組:負責消防搶險工作。1)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快搶救出事故被困人員;2)根據事故類型,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擴大;3)負責事故現場的清理清除,消除有毒介質對環境的影響;4)動力部負責下雨初期和事故時及時關閉廠區外排閥門,防止污染物進入外環境。
物質供應組:負責搶險救援物資的供應和運輸,及生活必需品的供應。
應急監測組:積極配合當地監測單位對事故現場現場的環境監測工作,及時與指揮部溝通通報信息,緊急情況下提供人員的疏散方向。
消技術支持組:對相關信息進行整理和匯總,及時報告事件進展、應急工作等情況。
根據對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過程中泄漏、燃燒、爆炸、中毒等事故的預測與預警,廠屬有關部門應開展對危險化學品設備、裝置的檢測、評估工作,進行完整性評價,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5.1.1 定期對風險源進行檢查和評估
車間及相應工段的負責人應及時巡查、檢查、發現風險源的隱患和異常情況,對裝有在線監測、檢測設備的單元應加強檢查頻次。并及時反饋給公司應急指揮部,由應急指揮部根據情況發出預警信號。
根據事故類型,應進行預警。可能發生生產安全事故時,指令相關職能部門進入預警狀態、采取防范措施,并連續跟蹤事態發展。可能發生的事故隱患排除后,公司應急指揮部宣布預警解除。
堅持以人為本,保證生命安全;從源頭上控制污染,避免或減少污染擴大;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
發生大氣污染事故后,以企業的事故點為起點,根據事故當時的風向,按照距離遠近劃定保護次序。
發生水污染事故后,首先確定事故廢水的去向,若進入污水管網,則優先保護污水處理廠。
6.3.1 大氣污染事故
本公司所指的大氣污染事故主要是指由于公司尿素、鹽酸罐、氨水桶泄露、脫硫塔發生火災、爆炸以及造成次生災害發生,從而對周圍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主要是指發生的二級、一級環境污染事故。
(一)應急處理程序
按照總預案的處理程序,公司應急處理中心及時上報陵城區應急處理中心,請求社會力量進行救援,采取聯動機制,與陵城區突發環境污染事故預案進行對接,主要參加救援單位:陵城區消防大隊、陵城區武警支隊、陵城區人民政府、陵城區環境保護局應急監測中心、德城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
(二)應急措施
1、事故水的收集
將所產生的消防水均收集進入事故水池,關閉雨水口。
2、周圍受影響人群的疏散
當發生火災、爆炸等事故時,應急撤離半徑為500米。
脫硫塔火災現場應急處置卡
崗位環境應急處置卡 | |||
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名稱:脫硫塔防腐材料引發的火災 | |||
環境應急卡編號:XDGR-2 | |||
步驟 | 操作內容 | 步驟所需物資 | 操作注意事項 |
第一步 | 火災時用防爆對講機第一時間上報負責人及公司應急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 | 防爆對講機 | 做好個人防護措施 |
第二步 | 后勤保障組帶人警戒現場,禁止火源,關閉電源;立即撥打火警電話救援;通知醫療救護組展開人員救護工作 | 護工作 警戒線 | 報出著火地點、著火介質、火勢情況等;撤離時有序進行,嚴控火源電源 |
第三步 | 應急搶險搶修組做好防護,采用消防工具進行滅火 | 呼吸器、防護服、消防工具(消防水、消防沙等) | 做好安全防護,兩人一組 |
第四步 | 引導消防車到現場滅火 | — | — |
第五步 | 應急監測組對上下風向氨氣進行監測 | 便攜式監測儀 | 監測及時,及時匯報指揮組,做好個人防護 |
步驟 結束 | 后勤保障組將消防廢水通過泵轉移至事故水池內 | 防爆潛水泵 | 現場洗消至無害,設備及時修復 |
責任人: | |||
應急物資裝備:消防水、事故水池、警戒繩、警示牌、防護服 |
6.3.2 水污染事故保護目標的應急措施
本預案所指的水污染事故主要是指發生火災、爆炸時產生的消防廢水。
(1)原則
1、事故所產生的廢水盡量控制在廠區事故水池,不能排出廠區。
2、一旦排出廠區,要將事故污水截流在入河前。
(2)應急處理程序
按照總預案的處理程序,公司應急處理中心及時上報陵城區應急處理中心,請求社會力量進行救援,采取聯動機制。
(3)應急措施
①首先關閉廠排水口,將事故廢水收集到事故水池,事故結束后,再進行處理。
②如果廢水進行城市污水管網,應將廢水控制在城市污水處理廠排水口前,將廢水收集進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調節池內,及時監測,調節水質,減少對污水處理廠的沖擊。
③如果廢水沒有處理,直接進入外環境形成徑流,則應多加入活性炭等吸附物質,加快凈化水質。
公司成立的應急隊伍中應包含應急監測人員,并配備相關的應急監測設備和試劑,一旦發生事故應啟動應急監測方案。
應急監測采用及分析應符合相應的規范,標準。
7.3.1 大氣應急環境監測方案
監測因子:根據事故范圍選擇適當的監測因子,如單純的尿素溶液儲罐泄漏,則選擇泄漏的化學品作為監測因子,若泄漏伴隨著火災、爆炸事故,則需根據物質的性質在監測泄漏物的同時選取火災產生的次生因子監測。
監測時間和頻次: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在事故發生的初期即開展應急監測,并加大頻次,在事故處理完畢后仍保留監測,直至滿足環境標準為止。
表7.3-1 大氣應急監測方案一覽表
事故類型 | 監測因子 | 監測點位 | 監測頻次 |
脫硫塔火災事故 | CO | 廠界下風向處,下風向500米、1000米、2000米處。 | 事故初期立即監測,每10分鐘1次,事故處理完成后每小時1次,直至監測因子滿足環境標準要求。 |
氨水、鹽酸罐區 | 氨氣 | 廠界下風向處,下風向500米、1000米、2000米處。 | 事故初期立即監測,每10分鐘1次,事故處理完成后每小時1次,直至監測因子滿足環境標準要求。 |
柴油泄露、火災、爆炸事故 | 非甲烷總烴 | 廠界下風向處,下風向500米、1000米、2000米處。 | 事故初期立即監測,每10分鐘1次,事故處理完成后每小時1次,直至監測因子滿足環境標準要求。 |
7.3.2 水污染應急環境監測方案
監測因子:根據事故特點選擇適當的監測因子,監測因子選取毒性較大,在水環境中危害較嚴重的因子。
監測時間和頻次:按照事故持續時間決定監測時間,根據事故嚴重性決定監測頻次。一般情況下在事故發生的初期即開展應急監測,并加大頻次,在事故處理完畢后仍保留監測,直至滿足環境標準為止。
表7.3-2 水環境應急監測方案一覽表
事故類型 | 監測因子 | 監測點位 | 監測頻次 |
發生火災 產生的消防水 | CODcr、 pH、NH3-N、石油類 | 廠區污水總排口
| 事故初期每小時監測1次,事故處理完畢后廠區污水、雨水排放口每2小時監測1次,外環境監測點位,每天監測兩次。 |
氨水、鹽酸、氫氧化鈉儲罐泄露 | pH、COD、 NH3-N、TN | 廠區污水總排口 | 事故初期每小時監測1次,事故處理完畢后廠區污水、雨水排放口每2小時監測1次,外環境監測點位,每天監測兩次。 |
當事故現場滿足下列條件時由指揮部總指揮決定應急結束。
1、事故已得消除,沒有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或導致次生,衍生的事故隱患也已消除。
2、沒有被困人員,事故現場人員已疏散到安全地帶。
3、受傷人員已全部從事故現場救出,并送到醫院進行救治,沒有失蹤人員,包括參加應急救援處置的人員。
4、環境受到污染經處理后,符合國家或行業有關標準。
1、現場救援指揮部確認終止時機,或事件責任部門提出,經現場救援指揮部批準;
2、現場救援指揮部向所屬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下達應急終止命令;
3、將情況告知受影響范圍內的公眾。
8.3.1善后處理
(1)現場清理原則
統一組織:根據陵城區應急指揮要求,統一組織現場清理工作,明確相關單位職責任務,確保清理工作有序展開。
統籌規劃:要制定清理工作方案,消除安全隱患,明確清理范圍,防止發生次生災害和衍生事件,注意現場人員的安全防護。
(2)現場清理工作
1、對事故現場進行處置,對發生事故的設備進行妥善處理,采取封閉、隔離、清洗消毒等措施對事故現場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加強后續的監測,以防止對人和環境的污染。防止發生二次事故。
2、對暴露在現場的人員和設施設備進行清潔、凈化和整理,阻止事敀中的危險物品對人員及機械設備的污染和傷害。
3、廠區內恢復應急前狀態,對應急中損耗的應急耗材和設備進行補充和修復。
4、編制事故處理結果報告,并上報相關部門。
5、對環境事故進行后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對現有的應預案進行完善,對事故后可能造成的潛在的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進行評估和修復。
將事件及時向企業負責人報告
當啟動紅色、橙色響應級別時,必須在1小時內向陵城區人民政府、陵城區環境保護局報告。
報告分事故發生后的初期報告、事故處理過程中的持續報告和事故處理結果的總結報告。
接到企業的報告后,由當地政府適時發布有關信息,告知公眾。
對外部環境的受損、受害者進行處置、補償和賠償;
對事件進行認定、評估;
提出事件對環境污染和危害進行修復的建議和方案。
對于環境損害造成的損失,通過保險公司對財產險、公共責任險、社會責任險進行理賠。
1、公司各個車間每年組織二次應急救援演練;
2、公司安全處每年組織一次綜合性應急救援演練。
每次演練完畢,由演練組織者進行總結,對演練情況進行評價,對應急預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進行評價,確定預案的補充和完善。
儲罐泄露、脫硫塔火災演練暴露問題及解決措施
暴露問題:(1)個別工人演練不夠到位,疏散撤退時速度慢,不能反映出真實的撤退時間。(2)各個部門配合不夠,使整個演練過程組織不夠嚴密有序。(3)現場施工和工作人員對發生泄漏、火災后的逃生技巧不夠,不能有序的迅速的按照消防逃生路線疏散。
解決措施:(1)接報要用簡捷的語言回答,比如用“是”或“知道”等語言;(2)各個參演部門人員要嚴肅認真聽指揮;(3)增強員工的災害意識,熟悉各種避災路線;(4)員工應熟練使用消防工具,對員工進行培訓。
1、定期組織救援訓練和應急救援設備設施操作技能培訓。
2、對全公司職工進行經常性安全常識及應急救援技能教育。
3、新入公司職工必須參加防化訓練和應急救援演習。
每年年終,由安全處根據本年度各部門應急救援技能培訓、演練結果評價等工作成績進行考核。
應急預案每3年修訂一次。當發生下了列情形時及時修訂:至少每三年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性評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及時修訂:
1)面臨的環境風險發生重大變化,需要重新進行環境風險評估的;
2)應急管理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發生重大變化的;
3)環境應急監測預警及報告機制、應對流程和措施、應急保障措施發生重大變化的;
4)重要應急資源發生重大變化的;
5)在突發事件實際應對和應急演練中發現問題,需要對環境應急預案作出重大調整的;
6)其他需要修訂的情況。
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重大修訂的,修訂工作參照環境應急預案制定步驟進行。對環境應急預案個別內容進行調整的,修訂工作可適當簡化。
企業環境應急預案應當在環境應急預案簽署發布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向陵城區環境保護局進行備案。陵城區環境保護局應當在備案之日起5 個工作日內將較大和重大環境風險企業的環境應急預案備案文件,報送市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重大的同時報送省級環境保護主管部門。